英语 - 砺行书院
英语
  • 苏凤 副教授
    研究领域:英语文学翻译、比较戏剧 邮箱:81130532@qq.com

    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美戏剧、文学翻译,主持国家社科“明清传奇在英语国家的译介与接受研究”、教育部课题“新中国成立70年戏曲文本英译和传播研究”、北京市课题“戏曲文本译介模式研究”、国家留学基金课题“中国戏曲在英国的传播研究”以及北京市教委社科基金“戏曲文本译介主体和译介策略研究”等。

    个人简介详情
  • 杨东 讲师
    研究领域: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投入/倦怠、STEM教育、教育人工智能伦理 邮箱:dydyor@outlook.com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投入/倦怠、STEM教育,以及教育人工智能伦理等方面研究。有教育技术、学习心理和科学教育交叉学科背景。参与包括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互联网教育应用的行为感知与风险监测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领域适应算法的人机协作学习能力泛化关键技术研究”等课题。近三年发表SSCI论文近10篇,其他期刊和会议论文数篇。

    个人简介详情
  • 潘韩婷 副教授
    研究领域:翻译理论与实践、语篇分析、多模态翻译 邮箱:panhanting@bnu.edu.cn

    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外语系副教授,英语语言学(翻译研究)哲学博士。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一般项目1项,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1项,主持完成厅局级课题2项,出版专著1部,译著3部,主、参编教材2部,在国内外翻译学核心期刊《中国翻译》、Perspectives、Target、Babel等发表学术文章20余篇。

    个人简介详情
  • 顾培蒂 讲师
    研究领域:计算机辅助教育 邮箱:pgu@bnu.edu.cn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讲师,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士和硕士、美国堪萨斯大学数学硕士、教育技术博士。曾就职于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院,副研究员。现从事计算机、数学和教育的跨学科研究和教学工作,研究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及其道德伦理、计算机辅助教育、高校PBL项目式教学设计等相关问题。目前已在国内外SSCI/CSSCI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出版著作2本,并多次在国际教育会议发表学术报告。

    个人简介详情
  • 谢庆立 副教授
    研究领域:课程与教学论、应用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邮箱:xieqingli@bnu.edu.cn

    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外语教育与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授英语教学设计与实施、博士生英语、英语读写、英汉互译等课程。研究领域:课程与教学论、应用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等。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出版著作4部,主编或参与教材编写20册,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4册,主持或参与省级项目9项、市级项目3项。具有丰富的口笔译经验,多次担任国际会议、国际交流活动、外国专家讲座的口译员。翻译过多种类型的文字资料,题材涉及多种领域。荣获全国英语学科教学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全国口译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校级“师德标兵”、校级“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

    个人简介详情
  • 陶文好 教授
    研究领域:认知语言学、英语应用语言学、英语教育、语言测试 邮箱:taowenhao@bnu.edu.cn 或wenhaotao2011@163.com

    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外语教育与教师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广东省翻译协会副会长;广东省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珠海市人民政府督学顾问;珠海翻译协会名誉会长;在《外语学刊》、《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45篇,出版著作40余部。主要学术成果:《认知语言学与第二语言习得》,《英语专业综合改革与发展研究》,《珠海香山文化与国际传播研究》,Multilingual Education Yearbook 2020, Springer,《系列教材:21世纪大学英语应用型教程》,《系列教材:华时代大学英语》,《论up的空间和隐喻意义认知》,《中国人英语口语中he 和she误用认知分析》,《论象征结构---认知语法理论的核心》,《论隐喻的层次 --- 以方位介词up和in为例》,《从几个方位介词看翻译过程中的心理认知》,《几个方位介词对TR和LM空间意义的影响》等等。

    个人简介详情
  • 马欣 讲师
    研究领域:中小学英语教材编写、英语教师培训和课题研究 邮箱:maxin@bnu.edu.cn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英语系退休教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讲师。长期从事中小学英语教材编写,英语教师培训和课题研究工作,参与编写的教材包括《小学英语教学法(第一版),(第二版)》(高教社,2003,2009),《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二版)》(高教社,2006),《小学英语》,《初中英语》和《高中英语》的教材(北师大出版社, 1999—)等。参与的课题包括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重点课题《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体系标准研制》等课题。家庭教育著作《教育正能量》(人民出版社,2014)作者,曾于2014年11月接受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CCTV-NEW, UPCLOSE(人物聚焦)栏目专访。2018-2022年在美国威廉玛丽大学孔子学院任职,教授中文学分课。

    个人简介详情
  • 杨坤 讲师
    研究领域:中外文化交流;英美文学研究 邮箱:yangkun@bnuz.edu.cn

    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外文化交流与英美文学研究。指导学生参加2020年第二届全国高校创新英语挑战活动英语翻译赛,荣获三等奖;指导学生参加2021年第五届“普译奖”全国大学生翻译比赛,荣获三等奖。

    个人简介详情
  • 秦行音 副教授
    研究领域:教育与发展、国际与比较教育、学生整体性发展与教育 邮箱:hyqin@bnu.edu.cn

    硕士(心理学),博士(PhD,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工作领域:教育与发展、国际与比较教育、学生整体性发展与教育(Holistic Integrative Education,HIE)等。参加过多项教育部关于教育公平、教育质量的政策研究;主持和完成关于农村教育与发展、农村教师等多项课题研究;曾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UNESCO INRULED)项目专家。具有比较丰富的关于发展中国家基础教育发展的经验。

    个人简介详情
  • 翁宗翰 讲师
    研究领域:外语教育与教师发展、二语习得与应用语言学、学术英语素养 邮箱:thweng@bnu.edu.cn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教育学哲学博士。美国堪萨斯大学课程与教学(英语教育與教師教育)博士,美国波士顿大学语言教育(双语教育)硕士,台湾高雄大学西洋语文学系学士。主修英语教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兴趣为结合教育学、社会学與语言学之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其研究方向为外语教育与教师发展、二语习得与应用语言学、学术英语素养。承担课程包括《英语教育学术论文写作》、《论文写作》、《研究方法(语言与教学)》、《应用语言学》及《教师行动研究》等多门专业课程。多次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大赛(FLTRP·ETIC Cup)、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及“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科教学(英语)专业教学技能大赛。

    个人简介详情
  • 章仪 讲师
    研究领域:使用眼动、脑电等技术探究数字化资源制作的原则;基于技术的不同教学方法如何改进课堂效果;合作学习中同伴讨论的成效受何影响,又如何干预 邮箱:91122023059@bnu.edu.cn

    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讲师。研究兴趣和方向为教育技术和教育心理学,对数字化资源设计、翻转课堂、合作学习中的同伴讨论等相关问题进行探究。研究内容包括使用眼动、脑电等技术探究数字化资源制作的原则;基于技术的不同教学方法如何改进课堂效果;合作学习中同伴讨论的成效受何影响,又如何干预等。近5年围绕教育教学,发表CSSCI/SSCI期刊论文近30篇,获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陕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担任Computers & Education/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等多个期刊的审稿人。

    个人简介详情
  • 范莎 讲师
    研究领域:发展经济学、微观计量经济学 邮箱:s.fan@bnu.edu.cn

    博士,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讲师。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毕业于昆士兰大学经济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经济学、微观计量经济学。承担省部级课题,参与国家级课题多项。在SSCI发表期刊十余篇。

    个人简介详情
  • 戚诗炜 讲师
    研究领域:第二语言习得及测评 邮箱:qishiwei@bnu.edu.cn

    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外语系讲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英国伦敦国王学院英语教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第二语言习得及语言测评。主要教授课程有《论文写作》《英语读写》等。

    个人简介详情
  • 梁继文 讲师
    研究领域:教育技术学 邮箱:lianglee@bnu.edu.cn

    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外语系讲师,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教育技术学,喜欢接触各种人工智能技术,与学生沟通交流,并从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当前研究兴趣包括视听说手段对语言学习者的作用的交叉学科、AR 场景设计、可视化对量化评价的作用以及人类语言的形成与思辨能力的关系。

    个人简介详情
  • 刘晓瑾 讲师
    研究领域:教育神经科学、认知与发展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 邮箱:xiaojin.liu020@gmail.com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技中心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毕业于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医学院,期间以访问学者身份在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于利希研究中心神经科学与医学研究所(INM-7)开展科研工作。研究领域为教育神经科学,认知与发展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大学生自我管理、个性与社会性发展辅导等课程。

    个人简介详情
  • 彭蓓 讲师
    研究领域:音乐哲学、跨文化交流史 邮箱:bei.peng@bnu.edu.cn

    德国海德堡大学音乐学博士,研究方向音乐哲学和跨文化交流史,现任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讲师。德国国家研究协会项目研究员,曾获汉高基金会、DAAD等多项奖学金。德国音乐学协会、德国音乐教育协会成员,发表论文十余篇,翻译多本德语著作。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社科项目。

    个人简介详情
  • 吕红波 副教授
    研究领域:英语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邮箱:lyuhongbo@bnu.edu.cn

    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讲授大学英语及相关课程。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加编写大学英语教材及各类教辅用书10余部。

    个人简介详情
  • 崔艳丽 副教授
    研究领域:语言教学、二语习得 邮箱:cuiyanli@bnu.edu.cn

    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语言教学以及二语习得。近几年教授的课程有博士英语课程、研究生英语、英语课程与教材研究、应用语言学等课程。在《中国大学教学》等CSSCI、国际期刊发表了论文三十多篇,撰写了专著,主编了系列大学英语教材,主持了省级教改项目、市级科研项目、校级科研和教改等多项项目。

    个人简介详情
  • 刘庆奇 讲师
    研究领域:网络行为与心理健康 邮箱:liuqingqi@bnu.edu.cn

    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心理系讲师,发展心理学博士,统计学博士后,博士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研究领域为网络行为与心理健康,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Behavioral Addictions, Child Abuse & Neglec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个人简介详情
  • 魏柳英 讲师
    学科专业:英语 研究领域:教育哲学、李泽厚哲学、美学与中华文化精神、比较哲学、师德教育、美学-教育学 邮箱:weiliuying@bnu.edu.cn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哲学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教育哲学方向讲师,Zehou Li and the Aesthetics of Educational Maturity: A Transcultural Reading 一书作者,该书由Routledge出版社全额资助出版,并获国际学会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Society of Australasia 2023年度图书唯一奖。

    个人简介详情
< 1 >